柚香丸山焙茶|味覺紀錄NO.12
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樣,
我們不強調柚子本身帶有的酸韻、苦苷,
也沒有焙茶高溫焙炒所帶來的苦澀,
而是探討,
移除強烈的味覺刺激後,口腔中還能「聞到」什麼氣味。
這件作品的呈現並非重疊,而是共振,
味覺退位之後,香氣成為主體。
清晰的基音、乾淨的泛音,
需要被規劃準確的出場順序,
這是建立此香氣輪廓的關鍵
深沉穩重的焙茶作為開場,餅殼中加入了些許,
加溫後香氣四溢,為演奏拉開了序幕...
選用丸山焙茶並非偶然,
而是看中其「低溫焙煎」以淡化焦香味後,
浮出的「乾淨、清透,像榻榻米一樣的乾草香氣」。
焙茶中的芳香分子將被奶霜封存並以緩慢的速度釋放,
與其共鳴的,
是和歌山柚子,
透過手工擠壓,使其在保留如白花淡雅的柑香氣的同時,
不含任何的苦韻,香氣清爽、溫和卻殘留性高。
這樣的柚香,不是驚愕的強音,而是氣味結構中的泛音
它並不推翻焙茶的秩序,
而是等待著焙茶淡出時自然浮現。
丸山焙茶、和歌山柚子所建構的風味,
是在溫度與唾液的推動下,
從咀嚼的過程中緩緩釋放的香氣輪廓,
這並不是狹義的味覺感知,
而是透過廣義的味覺感受
藉由吞嚥,
觸發鼻後嗅覺,
才能聞到的。
.